小时候的朋友是缘分,现在的好友是选择文/王美珍、陈莞欣 摄影/日日写真工作室图片提供/徐薇服装?语言?都不是。51岁(2018年)的徐薇,说了一个笑话。「只要看到桌上有自备保温瓶的,就是咱们50+啦!」「年轻
小时候的朋友是缘分,现在的好友是选择
文/王美珍、陈莞欣 摄影/日日写真工作室 图片提供/徐薇
服装?语言?都不是。 51岁(2018年)的徐薇,说了一个笑话。 「只要看到桌上有自备保温瓶的,就是咱们50+啦!」
「年轻女生不懂,为什么我们都要背大包包?因为里面要放保温杯,眼镜要两副(太阳眼镜和老花眼镜)还有药包啊。」徐薇说完哈哈大笑。一个生活的小例子,就说明了「同温层」之必要。生活习惯、心理需求、喜欢的歌,都是同学最有共鸣。
对徐薇而言,年过50时,和老同学一起出去,就是自在。
徐薇在年纪很轻时就因成为补教老师而出名,而后又主持电视节目成为公众人物。拼事业时,由于补教业上课时段在晚上,和一般人上班时间正好相反,让她少了与朋友吃喝厮混的时光,曾有长达10几年的时间与同学断了联系。
然而,2014年,徐薇接下北一女73级30重聚总召的任务。因为这个筹办的机会,让她捡回了不少高中同学,一起去旅行、吃下午茶,这才真正享有一段青春与友情。
↑徐薇在北一女2014年30重聚当日,和好同学开心相聚。
很少人知道,徐薇高中时正逢家中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有次,国中同学约她去看电影,她连票钱都付不出来,只能取出小猪扑满里的10块零钱,凑齐买票的钱。
因此,整个高中三年她记得的生活是:每天早上5点半,她得先去市场帮忙摆摊,再搭公车到北一女上课,连假日也不例外。因此,徐薇形容,在北一女的自己是「肉体在,灵魂不在」。尽管她和其他同学一样上课、参加仪队、运动会,却没有真正乐在其中,只想快点毕业赚钱。
在徐薇的回忆里,高中生涯曾经是空白一片,却因为30年重聚的同学会让她有了新的认知!老同学提起了许多她遗忘的事情:「如薇以前参加大队接力跑很快」、「你有参加游泳四棒接力!」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同学忆起一件糗事。英文老师在课堂上教到「French Letter」(保险套的文雅说法)这个字,意指「节育」用的套子。当时的同学哪懂什么性知识,抄下来的笔竟是「劫狱」用的套子,而徐薇在一旁竟也乖乖照抄同学的错误笔记。
多年后的同学会,当事人讲到这个笑话,才让徐薇想起,「原来就是你,误导了当年的我!」
徐薇感性的说,因为同学会,她才发现原以为不快乐的高中生活仍有许多欢笑,每个同学都像纪录片的导演,记忆了彼此可能忘记的片段。 「她们补完了我青春的回忆,我好感激。」
↑北一女30重聚的副召邵琼慧律师,是徐薇因为同学会而变的熟络的好友,两人经常一起喝下午茶、四处旅行。
对她而言,人生中遇到的人分为两种。一种会叫她「徐薇老师」,通常会客套恭敬些,这就是出社会工作后认识的人。另一种就是直呼她的本名「喂!郑如薇」,这就是老同学了。
在老同学面前,不管人到了几岁、拥有什么职衔,都会「倒退」回相识时的那个年纪,这是最奇妙也最开心的事,男女皆然。
徐薇曾经参加过丈夫江正明的建中高中同学会,外人称他先生「江总」、「师丈」,是个威严的管理者。但和高中同学在一起时,徐薇的形容是「就是一群狐群狗党」的样子,抽烟喝酒、大聊以前追过的女生,看起来超幼稚。
谁,不需要这种放松时光呢?
徐薇认为,50岁是一个人生重点的分水岭。 30岁时,她总觉得结婚生子最重要。和朋友聊的话题不外乎感情与婚姻。 40几岁,最在意孩子的升学表现。然而到了50岁,孩子纷纷出社会、离家。 「这时,女人的人生重心,应该再次回到自己身上。」
从自己此时的心境与生活需求出发,慢慢会发现朋友好重要。徐薇体会到,伴侣和自己性别不同,孩子则是下个世代的人。相较之下,朋友反而是生活喜好最贴近的一群人。例如,先生喜欢看陆剧《三国》、吃烧酒鸡、麻辣锅,但她想看的是韩剧《鬼怪》,吃马卡龙、千层派。这时如果可以跟高中同学一起追剧喝下午茶,才真正爽快。
此外,这个年纪的人生历练更成熟,彼此也能分享更深刻的议题。她发现,以前小时候聊得来的人,人生转过了一圈,现在不一定还能最有话聊。以前不熟的人,现在反而磁场更相近。
或许就是岁月吧! 30年的人生故事,其实都刻在了自己身上,会自动配对给有共鸣的人。什么是同学会的收获?对徐薇来说,虽是「旧」同学的群聚,但都可能找到「新」朋友。缘分虽是旧的,但友情却是新。
「小时候的朋友在一起是缘分,现在的朋友在一起是选择」徐薇说。
无论是先天缘分,或是后天的选择,都值得珍惜。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