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约翰福音》记载,彼拉多用嘲讽的语气问耶稣:「什么叫真理呢?」确实,有些人乐于不断挑战自己的想法,并且把固定的信念是种束缚。这些怀疑论者在思考和在行动上,都喜欢展现自由意志。尽管这一派的哲学家们已经作古,但还是有一些智者继承前人的精神,思想不受拘束,只是文笔没那么有力,血液也没那么纯净了。人们偏好谎言,并非
根据《约翰福音》记载,彼拉多用嘲讽的语气问耶稣:「什么叫真理呢?」
确实,有些人乐于不断挑战自己的想法,并且把固定的信念是种束缚。这些怀疑论者在思考和在行动上,都喜欢展现自由意志。尽管这一派的哲学家们已经作古,但还是有一些智者继承前人的精神,思想不受拘束,只是文笔没那么有力,血液也没那么纯净了。
人们偏好谎言,并非真理难寻又费力,也不是因为找到之后,思想会被它们所规范。事实上,人类就是喜欢谎言,毕竟这是人性,但会导致我们堕落。
希腊晚期有一派哲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琉善(Lucian)问道:「人为什么毫无理由地热爱谎言?」它既不是诗作,可以带来愉悦;也不是商人的骗术,是为了赚钱。
这个道理我也不太清楚。真理就像阳光一样,从宽敞的窗户照进来,但它不像烛光,可以为假面舞会、游行活动和凯旋仪式增加庄严和华丽的气氛。真理就像珍珠那么值钱,而且在日光下最美丽。但钻石和红榴石更为珍贵,在不同的光线下都能展现璀璨的一面。同样的道理,各种谎言混合在一起,就可以带给人快乐。
无庸置疑地,一旦我们清出所有无用的想法,包括错误的评价、没有建设性的意见、过分乐观的希望以及一厢情愿的妄想,脑袋就会空空如也,只剩下忧郁以及不快的心情,连自己都会感到厌烦。
圣奥古斯丁曾严厉地批评,诗就像「魔鬼的酒」,虽然充满想像空间,但不过是虚幻的谎言罢了。
谎言若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就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就怕它渗透到你的脑袋、盘踞在你的心灵中。谎言只存在于堕落的感官经验与情感中。相对地,理性只能用来判断健全的观念与想法。在理性的教导下,我们全心全意追寻、探究真理。了解真实、掌握真相、信赖真理以及拥抱真实,是人性中最高尚的美德。
上帝创世的那六天,首先创造的是感觉之光,最后完成的是理性之光。第七天祂完成工作,我们称为安息日。直到现代,圣灵的光明一直照耀着所有造物。
祂先把光芒吹拂到朦胧的物质与混沌的世界,再把光明吹入人的脸庞。直到如今,他仍不断把光明吹到选民的脸上,启迪他们的智慧。
伊比鸠鲁学派在各方面都逊于他派,但罗马诗人卢克莱修(Lucretius)让它发扬光大。他在长诗《物性论》中写道:「站在岸上,看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是一件乐事;站在城堡窗前,看两军对垒、互有胜负,也是一件乐事。但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站在真理的山巅上,一览人世间的错误、彷徨、迷惑和冲突。你还能俯瞰其他所有的山岭,享受清宁的空气和宁静的气氛。」不过,观看底下纷乱的人世时,我们得怀着恻隐之心,不是带着自大与傲慢。若有人总是怀着慈爱的心念,一言一行都符合神的教导,生活以真理为轴来运转,那可说就是活在人间天堂。
谈完了神学和哲学,接着聊聊人世间的真理。即便是奸诈和虚伪的人,也会承认,正直和诚实是最可贵的人性特点。做人如果虚虚实实,就像是在金块中掺入廉价金属,虽然加工起来比较容易,但做出的金币价值就不高。偷鸡摸狗的行事风格就像是蛇在爬行;卑贱的蛇没有脚,只能依靠肚皮走路。
说谎与失信是最可耻、最可悲的恶行。被人发现说谎,会感觉很丢脸;指责别人是骗子,则是非常严厉的指控。对于这个现象,法国哲学家蒙田深思过后,得出中肯的结论:「仔细想想,说谎的人只害怕被他人指责,却不在乎上帝的惩罚。」遮遮掩掩是没有用的,终将面对上帝的审判。他严厉地指出,撒谎与失信是重大的恶行。谎言是最后一道钟声,它将召唤上帝来审判世世代代的人。因为有预言说,基督再次降临时,他在世上找不到信德。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