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一个节目开始说起,国兴卫视台曾有个节目是「妈妈惊喜任务」,网站节目内容简介:「你眼中的妈妈是怎么样的人呢?妈妈眼中的自己又是什么样子?街头突袭访问,让受访者介绍自己的妈妈,甚至跟着去采访,让妈妈吓一跳。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受访者与各种不同的妈妈,借机表达对彼此最真实的感谢与想法,除了惊喜,也充满亲子间温馨感人的情感流露。」而你记忆
故事要从一个节目开始说起,国兴卫视台曾有个节目是「妈妈惊喜任务」,网站节目内容简介:「你眼中的妈妈是怎么样的人呢?妈妈眼中的自己又是什么样子?街头突袭访问,让受访者介绍自己的妈妈,甚至跟着去采访,让妈妈吓一跳。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受访者与各种不同的妈妈,借机表达对彼此最真实的感谢与想法,除了惊喜,也充满亲子间温馨感人的情感流露。」
而你记忆中的母亲又是什么样子呢?
印象深刻是有一位26岁的大男孩,接受街头访问的时候,怯怯地表示他从2岁就没有见过妈妈了,父亲独力扶养他们3个姊弟长大,他虽从未问过父母亲离婚的原因,但心里存有很多的疑惑,像是母亲为什么离开这个家?离家时候为何不带着孩子一起走?
透过这个节目的协助安排,男孩终于鼓起勇气问了刚生产完的姊姊,拿到妈妈的连络方式。得知妈妈后来虽改嫁却没有再生育,第二任的丈夫也过世了,现在的妈妈靠自己经营一家小店生活。
睽违24年没有见面的母子,男孩最担心的就是再次见面后,妈妈认不得他。没想到男孩才刚一脚跨进妈妈店里,妈妈立即又惊又喜地喊出男孩名字,一点迟疑也没有。
母子两人坐下来聊了很多心里话,原来当年因为严重的婆媳问题让妈妈内心不断反覆抉择,究竟是要为家庭牺牲,还是成全任性的自己展开新生活?因为妈妈不想让手足分开生活,所以最终选择离家并且留下3个孩子陪伴丈夫。当时鼓起勇气做出这决定其实不容易,妈妈也当面向孩子道歉。
在分离的日子,妈妈思念的时候就会跑去偷看孩子,手机里也还存着孩子17岁参加足球比赛的照片,这一切孩子当然都不知情,所以妈妈才能在一见面的时候就叫出孩子名字。
节目尾声是以温馨的结局收场,长大的孩子当了美发师,再次相遇的心愿就是希望能亲自帮妈妈剪头发。男孩很开心妈妈一直惦着他,再度串起的母子情使得两人看来都很珍惜。
铺了这么长的梗,是因为看电视时候,想起一个老妈妈抛下7个孩子,离家展开自己新生活的故事。
照会单上的资料,病人是一位快80岁肺癌末期的老妇人,照会的原因是,最小的女儿表示无法独立为母亲后续的照顾方向做主,不管是要再拼看看治疗或选择安宁疗护,小女儿都很希望7个哥哥姊姊都能来参与讨论。
通常在医院问家系图时,同一个家庭会依其人数多寡、派系不同,而出现很多不同的故事版本。例如这家子女在意见上一比七的比例,确实是有些悬殊和可疑之处,这时就很需要温柔地抽丝剥茧,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为难。
小女儿口中的母亲细心又慈祥,在第一任丈夫过世后改嫁给住在台北的现任丈夫,尔后生下了她。虽然放下住在台东的7个哥哥姊姊,但母亲都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寄钱回去帮忙养家。所以我真的不能明白,为何7个哥哥姊姊这么无情,从母亲生病之后都没有来病房探视过老人家?
于是厘清需要讨论的重点后,由我邀请住在台东的子女跑一趟高雄,我们希望召开一场家庭会议,为长辈也为这个家的每一个人,讨论该怎么做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
如我所预期,无法全数到场,最终由大女儿代表出席,当时病人已经非常虚弱,我分别说明治疗与不治疗各自的优缺点,在平静的气氛中找到共识,家人同意用安宁疗护的照顾方式,陪伴病人走完最后一程。
大女儿提起那一段让她很伤心的往事,父亲因癌症过世,家里还在筹备丧事的期间,母亲居然一声不响地离家,那年她才国二,最小的弟弟才6岁。她印象中最不堪的回忆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弟弟边哭边跑摔倒在地大声叫母亲不要走,一个是当年村庄所有人对这个家指指点点,笑她说:「妳妈妈跟人跑了啦!」
每次听到这句话,大女儿的脸总涨得又红又刺的。
大女儿独立生活后,从亲友口中听到母亲定居在北部,虽然在台东的家已经没人提起这件事,虽然哥哥弟弟都说没有妈妈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虽然家族的人都说母亲是个坏女人,虽然有这么多的虽然,但大女儿很清楚内心对母亲的思念,还是很想见母亲一面,于是利用休假时间,坐火车去探视在传统市场做生意的母亲。
从母亲的生活条件看来,知道老人家其实过得不大好。大女儿艰难地说出内心矛盾的感受,当知道母亲过得辛苦时她觉得这就是报应,但真正亲眼看到母亲日子过得拮据,内心又非常不舍。
这样的心情始终来来回回矛盾着,终于在母亲要临终的这一刻,大女儿选择和解,好好跟母亲道别,感谢小女儿把母亲照顾得这样好。
我很欣赏她的大器,从她认真交代我的话就知道:「这些心酸的点滴,小女儿是无法明白也不需花力气明白的,痛苦有人承担就够,不需要拉太多人一起跳入苦海。我没办法选择我的父母,但也是因为我的母亲,我才立志要好好照顾我的家庭。人生有很多选择,我很满意自己现在可以做好母亲的角色,感谢我的孩子也都跟我很亲,这让我受的苦有了新的意义。」
我还蛮喜欢这故事的结局,我们总是被教育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一个女人在保守的年代做出脱离夫家的决定,太多细节虽已不可考,但深知绝对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庆幸最后子女都能用成熟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当年妈妈不跑,故事结局不一定比较好。
愈亲密的关系,往往遇到问题破坏的张力也特别强,我们的确是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亲,但长大了的我们,可以选择要不要带着童年的伤痕继续生活。
我们成年了,在教育、学习、挫折中都能得到崭新的滋养,我们可以好好善待自己、好好爱回自己。
人生的记忆是一天一天慢慢堆叠上去的,而痛苦也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只要肯接纳伤痛、带着希望往前走,好事总会发生的,愉快的记忆也会慢慢地取代痛苦的回忆。
出院后小女儿传了简讯给我,讯息上写着:「活到这么大,第一次母亲节,母亲不在身边真的很不习惯。很谢谢妳的帮忙,给我开导和安慰,也祝妳全家安康喔!」失去母亲的第一个母亲节,对她的确是有些难受的。
爱母亲不限节日,我爱妈妈,希望我儿子也跟我一样!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