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健康的六种生活方式,六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在生活中,我观察到有三种典型的不健康互补关系。有一种爱,叫做「我要照顾到让你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在关系中是真实存在的。我遇过一位焦虑的母亲,她要我想办法帮帮她儿子。原来,儿子大学刚毕业,她就靠关系替他找了一份工作。可是儿子嫌工作地点太远,上了几天班就不去了,每天窝在家里打电动。她担心这样下去儿子就要废了,到处帮儿子找工作。这是他

在生活中,我观察到有三种典型的不健康互补关系。

有一种爱,叫做「我要照顾到让你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在关系中是真实存在的。我遇过一位焦虑的母亲,她要我想办法帮帮她儿子。原来,儿子大学刚毕业,她就靠关系替他找了一份工作。可是儿子嫌工作地点太远,上了几天班就不去了,每天窝在家里打电动。她担心这样下去儿子就要废了,到处帮儿子找工作。这是他们家长久以来一直采取的模式:母亲总是操心儿子的事,久而久之,儿子就不操心自己的事了。

可是,两个人都不喜欢这样的角色。母亲觉得自己太累,嫌儿子没出息;而儿子一方面享受着母亲的操心,另一方面嫌母亲管得太多。

在这样的关系里,儿子和母亲有一个潜在的共识:儿子就是没什么能力,所以才需要母亲这么操心。

我把这个道理告诉了母亲,可是她说:「那我能怎么办,总不能不管吧?」

我告诉她:「当然要管了。妳跟儿子说,如果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妳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里帮他。如果他不说,妳就假设他不需要帮忙。这对妳来说并不容易,但妳要克制自己帮儿子做事的冲动,克制自己对儿子的担心。只有这样,妳才能把主动权还给他。」那位母亲听了我的话,真的这样去跟儿子说了。过了段时间,儿子就自己出去找工作了。

我有个朋友,原本在公共机构工作。这个单位不大,只有五、六个人。主管是位焦虑的中年女性,控制欲很强,骂起人来毫不留情,员工都对她唯唯诺诺的。我朋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觉得自己把事做好就行了,没有太在意。结果,单位的人好像都针对他,做什么事都会被挑剔指责,这让他产生了很多自我怀疑。后来,他就离开了。之后,单位又聘了一个人,新来的人还是做什么都不对。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员工也离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主管的焦虑深深地影响着其他员工,但他们不敢反抗。每当有新员工进来,他们都会把这种焦虑投射到新员工身上,他因此成了系统焦虑的代罪羔羊。

最不健康的六种生活方式,六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可是,新员工离职后,系统就能好好运作了吗?也不行。要不是系统里原来的某个员工让大家看不惯,成为焦虑的发泄出口;就是这种强烈的焦虑最终指向主管,形成员工与主管的对抗。这时候,系统就会重新分配角色,来达到新的平衡。

我经常遇到一些孩子,好端端地就忽然不想去上学了,或者沉迷于网路游戏,家长都很着急。表面上来看,这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是他们抗压能力差,或者不听话。实际上,这经常是父母关系不好,孩子突然出现反常的问题。父母一着急,就不争吵了,开始为孩子奔波。如果他们的关系需要靠孩子出现问题来维持,那孩子就很难好起来。

我有名来访者是高三的学生,在准备考大学的阶段忽然有了忧郁的问题。父母很着急,四处为她奔波,后来找到我。

有一天,她对我说:「如果不是我生病了,我就看不到已经分居的爸妈一起为我奔波。为了看到他们在一起,我宁可自己病着。」

孩子对家是很忠诚的。如果家庭这个系统运转不灵了,孩子就会透过自己的病来让系统继续运作。这也是一种互补,无奈的互补。

即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我观摩过一件个案,儿子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爸妈都很着急,所以从很远的地方来找心理咨商师。在咨商室里,咨商师问爸妈发生了什么事。爸爸开始指责妈妈,说自己在外面做生意,家里比较忙,让妈妈专职带孩子,谁知道妈妈没有带好??妈妈在一旁看着儿子不说话。可是过了一会儿,儿子忽然对妈妈说:「妈妈不哭,妈妈不哭。」并跑过去抱住妈妈。这时候,咨商师和爸爸才发现妈妈哭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场景,却深刻揭示了这个家庭在角色上的互补性。爸爸指责妈妈,妈妈会伤心;而妈妈一伤心,这种情绪就会影响儿子,让儿子的问题加重。然后,爸爸更火大,更容易指责妈妈。这样的互动模式固定了三个角色—指责者、安慰者和受害者,让三个人都无法动弹。

最不健康的六种生活方式,六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要怎么改变呢?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人们容易从出问题的那个人身上去思考改变之道。也许爸爸会觉得,只要能治好儿子的病,自己家就没有问题了。

可是,系统的改变,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系统里每个人的事。这个爸爸没有发现,治好儿子的药,就在他自己身上。

但他不能直接治疗儿子,而是需要重新靠近妈妈、安慰她、减轻她的焦虑。这样,妈妈才不会紧紧抱着儿子不放,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儿子;而儿子只有不再担心妈妈,注意力不足过动的症状才会减轻。这就是系统的互补。

互补关系最大的特点,是透过固定角色抹煞人的更多可能性。这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甚至就算想要改变,也总是无能为力。

从系统的角度理解,改变不仅意味着变革某种行为,更是从转化某种行为开始,重塑一个系统。当你有所改变的时候,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也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这个系统最终会从混乱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试着观察你所在的一个系统,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家庭。然后思考:

这个系统分配什么角色给你?这个角色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你想改变,有哪些来自系统的阻力?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