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会用生命去冒险,席勒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会用生命去冒险什么意思

我外婆是出了名的抗拒处理健康风险,这让医生十分担心她的腹部动脉瘤随时可能破裂。当腹部动脉瘤大过5公分时,医师们普遍认为进行手术所承担的风险,要比不进行手术来得低。但「婆婆」(Bobonne,比利时人对祖母的昵称,源自法语的bonnemère)硬是拖到动脉瘤长到6.3公分,在子女们苦苦哀求下,才终于同意让医生动刀。还有一次,我母亲用电话一直联络不上婆婆,所以连忙赶去她家。一进门就看到婆婆正痛苦

我外婆是出了名的抗拒处理健康风险,这让医生十分担心她的腹部动脉瘤随时可能破裂。当腹部动脉瘤大过5公分时,医师们普遍认为进行手术所承担的风险,要比不进行手术来得低。但「婆婆」(Bobonne,比利时人对祖母的昵称,源自法语的bonnemère)硬是拖到动脉瘤长到6.3公分,在子女们苦苦哀求下,才终于同意让医生动刀。

还有一次,我母亲用电话一直联络不上婆婆,所以连忙赶去她家。一进门就看到婆婆正痛苦的躺在地上,当时的她已经80好几,却因为试图搬动一台巨大的老式映像管电视而拉伤了背。尽管如此,当母亲坚持要带她去医院时,她依然抵死不从。婆婆总是一味回避处理健康问题,最后却让情况升级为重大的健康威胁,上述事件绝非是个案。她的固执,已经成为日后我们回忆起她的关键字。

尽管婆婆总是消极对待健康风险,但却愿意为其他风险提早做准备,例如她积极避免面临挨饿的风险,甚至有些过头。婆婆在2010年过世时,我们在她的冰箱里发现10公斤奶油,在橱柜中找到10公斤砂糖。我不难理解婆婆囤积粮食的行为,因为这是她在二次大战粮食短缺期间学到的事。她的冰箱除了囤积奶油以外,还冷冻着大量自己种植的蔬菜,这同样是相当合理的做法。

这让我想起婆婆在大战烽火蔓延之际,为了阻止德国的占领变成永久统治,决定冒着生命危险骑单车为抵抗运动者送信。我试着想像当她骑着车在路上奔波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协助那些与纳粹对抗的人,无疑能让她拥有掌控感,即便一己之力十分微小,照样能够带来改变的可能。在那样充满混乱及不确定的年代,的确值得她冒险一搏。战争结束后,婆婆再度为自己的人生冒险,她选择跟着一位年轻帅气又具有创业精神的美国大兵前往美国生活。这位阿兵哥原本想在比利时开创爆米花事业,只可惜这个点子太过前卫,当时的欧洲普遍认为玉米是给猪吃的。

然而让我难以理解的是,即使婆婆以往的人生总是在冒险,却总是轻忽自己的健康风险。她和丈夫一样长期抽烟、喝酒,即使在自己的父亲因中风而早逝之后,依旧漠视这种习惯带来的风险。正如选择面对腹部动脉瘤的方式,意味着如何面对当下与未来的风险,这或许让婆婆感到失去掌控权;但无论是决定不处理动脉瘤,或是不处理严重拉伤的背,其实都是在用违反常理的方式,以获得自以为的掌控感。

毕竟,如果选择动手术来控制威胁,就得进入完全丧失掌控权的麻醉状态,把一切交付给手术团队。事实上,如同婆婆不愿意动手术,多数人冒的最大且最常见的风险,就是「消极风险」(passive risk),意思是指面对明显的、已知的问题,但出于种种原因(包括人类天生的偏见、个人的拖延,以及各式各样的外在阻碍)而迟迟不愿积极处理。

如今,距离婆婆在睡梦中安详离世已经10年了(当时她的动脉瘤也因手术而治愈),婆婆的人生与风险关系之间的矛盾却仍旧令我感到疑惑:怎么会有人在做风险决定以及人生抉择上,一方面是那样的务实、积极、勇敢与果决,但在碰上其他事情时,却又如此顽固,甚至不惜做出对自己健康有害的事?我好奇在多少程度上,背后的原因能以婆婆的天生性格、人生经历,以及风险本质来解释。

此外,我也亲眼目睹婆婆不愿意面对健康风险这点是如何影响家人,尤其是我的母亲。婆婆总是漠视一些身体上的小问题、总是临时取消看诊预约,放任它们恶化成日后威胁健康的重大危机,使母亲经常被迫放下手中工作,为婆婆的事情到处奔波。

席勒: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会用生命去冒险,席勒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会用生命去冒险什么意思

我父亲那边的家人则完全相反。爷爷和奶奶原本住的老家以及退休后居住的公寓,全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后来以近百岁的高龄去世,夫妻俩离世时间只相差几个月。他们过世时,每一件事都已经安排妥当:两人的墓碑上除了去世的日期以外,其余文字都已经全部预先刻好,就连丧礼的菜单也已拟定(是瑞典肉丸与火腿)。此外,他们的财务状况良好,这点也跟婆婆不一样。

我的父母分别从自己的爸妈那里继承许多和风险、不确定性与改变有关的人生态度。现在回想起来,从看似平凡的小事(例如:要预留多少时间前往教堂),一直到较为重大的问题,风险观念上的差异解释了他们的性格与做出的决定,这也导致他们在五花八门的大小事情上有着各种冲突。由此可知,风险态度决定了家庭动态,包括个人动态与全家人构成的团体动态。

至于我个人与风险的关系,则同时具备父亲和母亲两边家族的元素。按照许多人的标准来看,我是个具有冒险性格的人,不过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所做的各种风险决定背后并没有一致的标准:我热爱尝试新食物,但一旦找到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只吃那样东西。我去喜欢的餐厅时,几乎永远都会点同样的菜色。我过马路时严守交通规则。我平日相当注重饮食,因为我在2011年诊断出有乳糜泻的问题,只能避开所有含麸质的食物,否则身体会很不舒服。我不抽烟,规律运动,每年按时进行健康检查。然而这些年来,在我接触新事物、克服新挑战、学习新的风险技巧后,我的行为与偏好开始随着对风险的看法而改变。

我更加了解到,风险在本质上是如何与我们的身分认同密不可分。其中,有一件事再明显不过:

然而,大部分的人很少会去思考这种事,因此连带也错过机会。不只是前头提到我婆婆的例子而已,只要想一想人们是如何处理风险(或不处理),你就会发现:

想一想:

思考自身与风险的关系以及身边的人与风险的关系后,你将更加了解你是如何成为今天的你。你也将深入探索你目前所在的组织,在风险、创新与策略等方面所拥有的价值观、文化、优势与弱点。你将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思考你所处的社群、国家与这个世界,了解组织内部风险动态如何左右着你所拥有的选择。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