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孤单,曾经我也这样。以前逛街买东西好看就会直接买下,没思考过衣橱已经爆炸,搬家才发现要捐出去的旧衣服,有一半是新的,逛超市也是一样,觉得好吃就结帐,忘记冰箱有上周买的蛋糕,最后放到过期只能丢掉,流行小物要买三个以上,明明款式类似,但得有收集乐趣还担心损坏,得有个备份,一台手机有三个手机壳,手机跟人都要潮,跟随流行换衣服穿。住在台北不是丛林到底是有多需要担心,超级多
你不孤单,曾经我也这样。以前逛街买东西好看就会直接买下,没思考过衣橱已经爆炸,搬家才发现要捐出去的旧衣服,有一半是新的,逛超市也是一样,觉得好吃就结帐,忘记冰箱有上周买的蛋糕,最后放到过期只能丢掉,流行小物要买三个以上,明明款式类似,但得有收集乐趣还担心损坏,得有个备份,一台手机有三个手机壳,手机跟人都要潮,跟随流行换衣服穿。住在台北不是丛林到底是有多需要担心,超级多不必要的东西塞满房间。这些不良习惯从小养到大,无论妈妈多么苦口婆心劝导,都当成耳边风,连咻过去的声音都不曾出现。
图/搬家才发现要捐出去的旧衣服,有一半是新的。 (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ixabay)
症头很严重,直到去打工渡假后期才有些许改善,龟速般……初期仍然每样东西都想带,刚到新地方,什么都新鲜有趣,样样都想买。直到背包背起走路三分钟开始接近不支倒地的状况越见频繁,才逐渐的减少……一点点。想让人改变就跟石器时代演变一样,几个世纪才有用。
花了好多时间才学会,东西再好再便宜用不到都是浪费,没有房间当储藏室,能背多少就能买多少,背不动就不买或者得汰旧换新,丢一件才能买一件,不过背包客出门在外样样省,时间一久,购物欲愈来愈低,从刚开始必须强迫自己忍住不买,整天扼腕到渐渐习惯购买前会先考虑是需要还是想要以及迫切性。当然难免有时失心疯,出去玩还是想买纪念品,幸好美术馆博物馆逛很多,养成一点美感,不会在市集摊位发作,摊摊都光顾一遍,只买真的特别具当地纪念意义的东西,现在更挑,只买喜欢的地方的东西,其余拍照就够了,况且买回家没地方放,也只是生灰尘占空间。
物质欲望的改变同时改变了生活态度,出门逛街吃没停,却什么都没买,相比琳琅满目的商品还不如喝杯珍奶更满足,买东西愈来愈挑剔,不是因为不美而是找不到带回家的理由,想着已经很拥挤的衣橱,已经有了两件洋装何须第三件。
购买的次数减少,更珍惜手边有的资源,买东西前得深思熟虑,确认实用、耐用、常用且有需要才会下手。后来开始DIY手工,第一件作品是狗衣服,它很不给面子的在穿上的下一秒就在我面前脱掉,第二件下场也是一样变成睡垫,没关系,针线活不行,改做水碗,怎知它突然不口渴,只能默默换回原有的碗。没有巧手只能资源再利用,拿旧杯子当笔筒,这次学乖,不牵拖别人下水,只动自己的房间。抱存着这样的信念,至少能减少垃圾。
一个观念的改变生活改走极简风,房间的空间变大了,背包的东西变少了,肩上的负担变小了,心灵的空间也增加了。物欲降低,生活能够很简单,不会汲汲营营去追求多余的东西,就能专注真正需要关心的事情上。残念的是我还是找得到地方花钱,不买东西改买机票住宿,旅程也从逛逛买买变成体验当地生活,每个旅程的回忆还有留下的影像照片就是最好的纪念品,还能打卡分享给朋友。
图/每个旅程的回忆还有留下的影像照片就是最好的纪念品。 (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exels)
之前一个法国同事跟我一样在澳洲开启了潜水路,而他唯一带回家的纪念品是手臂上的刺青,还特意花时间找个他很欣赏的刺青师父,直说,他要在澳洲记住澳洲的精神,并且永远带着。听了觉得他超酷,若不是怕痛或许也跟着刺。
如果你是购物欲很强的人,何不给自己一个挑战,一个月不买新衣不购物,觉得缺少什么时,将上网购物改成房间找一圈,然后你会惊讶的发现,原来宝藏就在家里,家里翻一翻什么都有。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