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做的所有决定,累积到最后就是人生,想活得精采没有遗憾,就要从做对决断开始。关键决策不能单凭直觉冲动行事,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想做对决策,必须训练自己有系统的思考与行动,清楚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勇敢做出改变与判断。采取行动后,不论成败都能承担,继续正向前进。更重要的是,走过不同历程,能有所学习,在过程中淬链更好的自己,走出更好的未来。决断,需要一整套观念和能力,从中训练和优化
我们一生做的所有决定,累积到最后就是人生,想活得精采没有遗憾,就要从做对决断开始。
关键决策不能单凭直觉冲动行事,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想做对决策,必须训练自己有系统的思考与行动,清楚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勇敢做出改变与判断。采取行动后,不论成败都能承担,继续正向前进。更重要的是,走过不同历程,能有所学习,在过程中淬链更好的自己,走出更好的未来。
决断,需要一整套观念和能力,从中训练和优化,包括:理解自己、判断、决策、承担与持续学习。在本书中,我根据多年所思所想与领悟,重新定义「决断力」的内涵,梳理了一个方程式,帮助大家更容易理解并自我练习。
想拥有决断力,第一步先要有「想要、想主导」的欲望。只想顺从别人、或不想思考的人,其实并不需要决断力。
决断力是带有强烈想望、意志力、行动力与勇气的展现。首要条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内心渴望,因为这股力量,不仅能带来前进的动能,也是决断行动的指南针。有了强烈的意图后,必须累积知识、发掘智慧、建立勇气,才在困难的选项中,做出能创造美好人生的抉择。
在训练的过程中,决断力会慢慢内化,让我们能自然地运用在工作、家庭、婚姻、人际关系里。做决定只是一瞬间的事,之前的判断和之后的承担才是关键。想要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定要先诚实面对和了解自己,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正确决断。
有了方向, 懂得分析自身条件并权衡利害关系,勇敢做出符合自己想望的决定,而不感到遗憾后悔,无论结果是好或坏,往后的日子都还能正向持续前进,这个过程就是我这本书中想探讨与分享的「决断的力量」,也就是「决断力」。
每一次决策过程,都能启发个人的内心自觉,经历一场锤炼心志的旅程。当我们经常锻炼灵魂,心灵也就愈强大。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每个决断都有可能不如预期,重要的是态度:不要畏惧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尝试而失去大好机会。决断绝非纯然满腔热血和傻劲去冒险,而是,如果最坏的结果能预测与承担,只要心之所向,就该义无反顾去尝试挑战。
在这个决断方程式中,最后一点,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我们有没有能力从失败中学习,并正面积极地继续前进。许多人因为做了重大决定而付出代价,当失败发生就一蹶不振或自我了断,这绝不是决断力的展现。
美国当代神话学大师乔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曾说:
失败的经验,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重新省思,面对失落反而有助厘清问题本质,那些因强烈冲击所形成的苦痛,会扎根在生命中,帮助我们变得更睿智、更有韧性,坦然自信地往目标前进。
或许有人会说,决断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通常男人较果断 ; 也常听人说女性天生细腻、瞻前顾后,容易优柔寡断。这些看法没有对错,但我认为,决断力的养成大多是后天锻炼而来,性别不是限制,人的内心深处其实清楚自己要什么,需要的只是突破的勇气和行动。
决断力需要清楚的行为认知与经验的内化。我们身处的环境是第一个养成因素,信念的引导与筹码的累积,会造就不同的决断力量:
1. 环境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环境会启发并训练一个人的决断力,迫使人做出困难的决定,甚至影响人的想法、态度与能力。
以我为例,十四岁和弟弟独自在美国生活,被迫在陌生环境里一夜长大。当时身边没有可依靠和卸责的对象,所有决定和苦乐都靠自己承担,因此很早就懂得面对现实,对各种突发状况先保持冷静、不哭不闹,研判情势后,勇敢做出我认为对的决定。
有着不被环境打败、凡事自己承担的成长历练,「自己的国家自己救」后来就变成我的口头禅,也是提醒我面对、接受、抉择、克服困境与负责任的处世态度。
2. 信念
一个人的行为,反映他的所思所想,而「价值观」就是一种信念。在做决定时,最好化繁为简、不忘初心、坦诚以对,再以具体行动验证实践。只有我们最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相信什么,信念贵在自知,而非自欺欺人。
有了清晰的信念,就无需害怕别人的看法。因为这是我们的人生。 「别人」,即使是父母,对我们人生的选择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人生就该由自己负责。
当公司同事们有所争执,各持己见时,我常这样提醒:
这也是基于一样的观点。
想了解人的信念有多强大,可试着把选择情境推演到极致。以一个总让男人陷入两难的问题为例:「当母亲和妻子同时掉入海里,你要先救谁?」这个看似夸张的情境,反映的不只是孝亲与爱情的抉择,而是一个人对于原生家庭或自组家庭,何者优先的价值观。
当人们做出困难的抉择,往往反映出他最在意和想望的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对事情完全没有头绪,像无头苍蝇般找不到方向,那么他的课题就不是做抉择,在此刻,他根本不该做任何重大决定,而是启动自我探索的旅程。
3. 筹码
掌握多少「筹码」,更精确地说是「资源及本事」,会影响决断时的勇气与担当。有较多筹码的人,做决策相对容易,因为他有输得起的本钱。反之,当一个人没有太多「资源」,做重大决策就相对艰难挣扎。例如想离职, 找不到更好的新工作,或怕没固定收入无法维持生计,就得理性想想有多少冲动离职的筹码。
筹码可以是能力、资历、学历、人脉甚或是银行里的存款。如果有把握离开后也能凭借过往的经验和好口碑,马上找到工作,又或长期不工作都不愁吃穿,放胆辞掉不开心的工作也没什么好怕。相对地,若没有足够条件,最好谋定而后动,先充实自我蓄积能量,等待行动的更佳时机。
我相信,无论做出何种抉择,只要忠于自己,都该感到充实自在。因为命运就像搭乘飞速疾驶的云霄飞车,此刻攀高,下一刻可能迎来挑战;此时低落,可能正好储备了再跃起的能量。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