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新闻又传出名人自杀的消息,往往引起大众哗然。无论这位知名人士是来自影视圈、政坛、艺文界、金融业、商界等各大领域,都让我心痛不已,同时感慨万千。名人的生命,仿佛成了公共财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公众人物就是所有人投射的样板,他们承受着所有人的投射。什么投射呢?所有粉丝及支持者的渴望,内心的寂寥空虚、无法达成的个人欲求,全数投射到他们身上。所以如果他谈恋爱了,支持者就会觉得
每当新闻又传出名人自杀的消息,往往引起大众哗然。无论这位知名人士是来自影视圈、政坛、艺文界、金融业、商界等各大领域,都让我心痛不已,同时感慨万千。名人的生命,仿佛成了公共财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公众人物就是所有人投射的样板,他们承受着所有人的投射。
什么投射呢?所有粉丝及支持者的渴望,内心的寂寥空虚、无法达成的个人欲求,全数投射到他们身上。所以如果他谈恋爱了,支持者就会觉得愤怒、失望,感觉遭受背叛,因为他竟然专属于一个人的了。接着不再愿意支持他,甚至开始产生疯狂的情绪,想要把他拉下来,不能让他所爱的人独占。
这是多么病态的思维,多么扭曲的价值观。
公众人物也是人,如你如我一般,是有灵魂、有肉体的正常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意志及人生,可以决定要瘦还是胖,可以决定穿得怎么样,可以决定何时谈恋爱,要跟谁结婚生小孩,这有什么奇怪?
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可以自己做决定,因为这是他的人生,没人可以帮他做主,也没人得以取代。既然我们喜欢他,欣赏他,支持他,那么我们应该是祝福他的决定,相信他的选择会带给他幸福快乐,朝向他所渴望的未来。
把公众人物当成自己的财产,渴望能够支配及控制,何尝不是反映出我们内心对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空虚,还有无力感,所以需要透过遥远的他者,经由想像的方式来满足及填满?
我们都只看见表面上的好,觉得公众人物都没有负担及烦恼。但如果你对心理学有些了解就知道,一次负向经验,需要三倍正向经验来抵消。如果这个负向经验是来自亲近的人,则需要五倍,近来还有更新的研究指出,是六倍。
几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想像吗?公众人物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有那么多人关注他的一切,有来自正向的肯定及欣赏,当然也有来自负向的批评、指责及谩骂。套用前面所提到的倍数理论,他们需要几千、几万倍的正向经验才能够平衡、修复这些负向经验的侵蚀?
也因此,许多知名人士,都是微笑忧郁的高风险族群。甚至早有很多人,都是需要靠着抗忧郁剂,才能够继续过生活,继续日常工作;或者长年依赖安眠药,才能够入睡,一觉到天亮。这些真相,我们都看不见也不知道,甚至还以为他都好好的。
我们只看到他表面尽是风光,尽是让人艳羡的好,从没想过正向积极如他,每天夜里都是以泪洗面,下了萤光幕,尽是忧郁和疲惫。然后微笑忧郁,继续度过一天又一天。
外界无的放矢的攻击与批评,子虚乌有的指控,追问个人私事……这些都是对于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侵犯。
我们时常标榜高EQ的好,永远都要优雅微笑,被人骂了还要说声「谢谢指教」,但这样的价值观,根本需要打个问号!
高情商到了后来,如同一种束缚,更是诅咒。
任何人遇到压迫及逼供,心中绝对都是不好受,绝对不会因为习惯就没有感觉,也不会痛苦。没有人喜欢被负向评价,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及指责,被取笑,被贴上莫须有的标签,甚至被编织桃色绯闻及家庭纠纷。没有人喜欢当砧板上的肉,被秤斤论两,挑三拣四,最后却还要面带微笑,说有你真好。
知名人士、公众人物都需要维护好自己的形象,永远都要带着微笑。那是一把名为完美的刀,凌迟着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刀又一刀。
为什么「师父」会有这么多追随他的信徒?这些信徒当中,不乏知名人士,无论是演艺人员、企业老板、各行各业的专家、精英及权威,他们都坐在台下膜拜、结手印,还有捐钱。
一言以蔽之,因为人生太苦。
无须嘲笑,每一个痛苦的人,都渴望解药。
我们要做的是,检视自己是不是造成名人忧郁,推波助澜的一分子,还是能做到真正的同理,明白原来公众人物过得多么不容易,他们也需要正常人的生活,需要被倾听及支持。
※自杀不能解决问题, 勇敢求救并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过守门123步骤-1问2应3转介, 你我都可以成为自杀防治守门人。安心专线:0800-788-995(0800-请帮帮-救救我)/张老师专线:1980/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