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俱来的潜质,天生天赋异禀

唯有深入认识才能理解,唯有理解才能同理。看到对方的处境立刻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并不是同理的本质。那可能只是宛如膝盖反射动作的情绪反射,也可能只是滥情的表现。换言之,那并没有深入理解对方的痛苦,只是瞬间表现出来的情绪而已。情绪上的反射,并非同理。当一个个体认识与理解另一个个体身处的情况和创伤后,对该个体产生了全面的情感联系与深刻的理解,这两者经过融合才能形成同理。因此,同

唯有深入认识才能理解,唯有理解才能同理。看到对方的处境立刻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并不是同理的本质。那可能只是宛如膝盖反射动作的情绪反射,也可能只是滥情的表现。换言之,那并没有深入理解对方的痛苦,只是瞬间表现出来的情绪而已。

情绪上的反射,并非同理。当一个个体认识与理解另一个个体身处的情况和创伤后,对该个体产生了全面的情感联系与深刻的理解,这两者经过融合才能形成同理。因此,同理不需要天赋异禀的感受或能力,需要的是学习。

如果将同理区分为「情绪上的同理」与「认知上的同理」,我认为两者的比例应该是二比八,所以认知上的努力是绝对必要的。

一般人对于同理多有这样的成见:「同理是与生俱来的」、「面对他人的伤痛或痛苦时, 能立刻进入对方的情绪,陪着对方泪流的人,是具有高度同理能力的人;如果做不到那样, 就是缺乏同理能力、冷酷无情的人」、「努力训练的同理不是真正的同理,同理是教不来的」。人们以为同理是一种纯粹的、摸不透的某种能力,真是如此吗?  

情绪上的同理是一种成熟的同理能力,建立在面对他人痛苦时的强烈感受上。这里有必要将同理和滥情区隔开来。不是说看见他人的痛苦立刻泪流满面,就是情绪上的同理。与痛失子女的朋友许久未见,一见面便与对方寒暄:

与生俱来的潜质,天生天赋异禀若是明白这种问候,有时可能造成对方二度伤害,才是真正懂得了同理——因为听见那句问候的朋友,难免会担心旁人把她看作是「失去子女,却还活得逍遥自在的残酷母亲」、「没有资格做母亲的母亲」。世人的这种评价,将使她产生强烈的罪恶感。

即使没有恶意,我们也可能在无形中伤害他人,所以同理必须经过学习。有许多支持#Me Too运动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原因也在于此。在这个世界上, 有许多痛苦必须学习后才知道,或者必须学习后才能同理。唯有如此,面对经历那种痛苦的受害者,才能尽可能不在无形中对他们造成伤害。

同理是唯有从各个角度仔细、缓慢、清晰的窥看人心,才能达到的状态;同理是一一细看人心的每一个片段,进而逐渐掌握人心的全貌时,所达到的深度理解的阶段。越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情况和内在,越能理解对方;越理解对方,越能深度同理对方。所以同理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是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的所得。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