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变成这种状况,彼此就无法用真心话讨论对方究竟希望以何种方式照顾。尽管我当时所作的都是为了母亲好,却是单方面的硬要母亲接受我个人的意见与判断,关于这点我至今仍是后悔不已。也为了避免日后会像这样后悔莫及,要趁自己的双亲身体还健康时,问清楚万一有天需要照顾时,希望子女们怎么做是很重要的。任谁都很容易会想说:「我妈才
要是变成这种状况,彼此就无法用真心话讨论对方究竟希望以何种方式照顾。尽管我当时所作的都是为了母亲好,却是单方面的硬要母亲接受我个人的意见与判断,关于这点我至今仍是后悔不已。
也为了避免日后会像这样后悔莫及,要趁自己的双亲身体还健康时,问清楚万一有天需要照顾时,希望子女们怎么做是很重要的。任谁都很容易会想说:「我妈才不会失智,没问题的啦。」然而每个人都毫无例外的会变老。以我母亲的例子来说,她过去可是比一般人更健康,结果无意间发现症状时,人早就发病了。
绝对没有「我爸妈就是不会得」或「我就是不会得」这种事。等到发现后都为时已晚。尽管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还是请大家务必要趁父母身心还算健康时,事先针对这个问题好好讨论。
虽然一律统称为照护,方式却有百百种。要是无法经口进食,是要用胃造口还是鼻胃管呢?是想接受居家照顾到人生最后一刻?还是想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的机构接受照顾呢?要是必须动刀的外科手术,手术的年龄上限是到几岁?等等问题都需要考虑。
附带一提,父母本身也可以先告诉子女,假使自己有天得要人照顾时,希望儿女怎么做。也由于我本身把照顾母亲的负担尽往自己身上揽,因而导致忧郁症找上门,所以绝对不希望麻烦到自己女儿。
我对女儿们说:「我人要是失智了,就直接把我送照护机构吧。」尽管被两个女儿吐槽说:「妳要是失智了,不是反倒会气我们干嘛送妳进照护机构?」但我是真心不想带给家人负担。当我说:「就算医生下禁止令,我想吃什么还是照样不会忌口,想喝两杯也会照喝不误,止痛药打个够就好!」结果被两个女儿狠狠取笑了。
肉体就交由别人照顾,也不想做不必要的延命治疗。我希望自己能不违反自然,走到人生最后一刻都活得像自己。但愿两个女儿能把我的想法好好当成一回事……。
图/在身体还健康时就要讨论对彼此最好的临终准备事项。 (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exels)
「长照杀人」虽然是绝对做不得的事,还是不时会听到这类新闻。之所以照顾到最后会亲手杀害最爱的父母,也是因为在毫无避风港的每日生活中被逼到临界点,从而导致心灵生病的缘故吧。
在被逼到那样无路可走前,有需要在漆黑的隧道内打个通风口,让亮光和新鲜空气进入。话是这么说,我当时自己身处照顾母亲的漩涡时,也是迟迟无法身体力行,如今我重新回顾当时的状况,找到一些花点心思便能缓解郁闷心情的提示,希望能给大家当个参考。
首先比什么都来得重要的就是,「绝不要求自己作到百分百的照护」。因为绝不可能有人能作到满意度百分百的照护。就算你再怎么贴近受照顾者的心情拼命努力,还是不可能完全懂得受照顾者真正的心情。
要是对方说:「我背后痒,你帮我抓一抓」,你问对方:「抓这边可以吗?」时,对方就算对你说「好,谢谢你」,事实上可能离最希望你抓的那个点偏了一点。
忙着家事与杂务来不及做饭时向对方说:「对不起,你应该饿了吧。」对方就算回应你:「没有,我还不饿。」实际上说不定饿得要死。就算再怎么追求完美,受照顾者真正的心情还是只有本人会懂。要是想太多,觉得自己还能做,不做不行的把自己逼太紧,整个人就会愈来愈疲累的直奔照顾者忧郁症之路。
为了不让自己走上这条路,就先从「作不到百分百的照护是理所当然」开始吧。要是以百分百为目标,神经紧绷的照顾病人,其实受照顾者也会觉得有压力。
我母亲在身体健康时,明明讲起话来一向都是高人一等的语气,自从我开始照顾她后,她常会把「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这些表达谢意的话挂在嘴边。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顾虑到表情极度紧绷的我吧。当我听到她说「我是在给妳找麻烦,还是早死早好」时,我整个人深受打击当场呆立不动。
在这样的状态下,照顾者和受照顾者双方都不会感到幸福。拼了命照顾病人的心意是很重要没错,但父母会比儿女先离开人世也是理所当然。何不放松心情想一想,不管是谁,哪一天总会遇到这一关。让照顾变得过度辛苦,根本是本末倒置。
如果要求自己作到百分百,将目标门槛订太高,会把自己压垮。请目前正在照顾病人的各位,以及日后要照顾病人的读者,以此为准则展开照护生活吧。
感谢有人一起聊照顾病人的辛酸血泪
遇到情伤、夫妻吵架还有养儿育女的烦恼等问题时,要是有个人可以听自己倾诉,心情会变轻松许多。而照顾病人也一样,要是能说:「我有这种状况!」不晓得心灵能得到多少慰藉。如果可以,尽量希望对方也是同样正在照顾病人,或是身为过来人,这样才能设身处地的懂得彼此的苦处,达到宣泄情绪的功能。
即使是像「这样算是协助病人吃完饭了吗?」「要几小时后再换尿布?」「像这种时候你都怎么做?」等无法亲自见面讨论的状况,如今也能用电子邮件或LINE等服务轻松联络对方。还能在网路的照护讨论区,与人分享有关长照的烦恼。假如所在区域有照护咖啡馆,有空的时候去和别人谈谈心也不错。和我过去照顾母亲那时候相较,确实让人感到时代果真进步很多。
重要的是,有个能与他人分享自己感受的地方,会让自己觉得「为了长照而辛苦的不只我一个」。而且还可以不用隐瞒自己痛苦心情的向人倾诉。不过要是喋喋不休抱怨个没完,可会造成对方困扰,这就必须注意一下了!
说到照顾亲人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要和长年养育自己长大的双亲笑着道别。
因此不要过度紧绷,也别太过深陷其中。有一次我来不及协助母亲上大号,便便没多久就拉在我的手背上,当时心想「我再也受不了了」的我忍不住哭了。
然而会排泄就证明了人还活着。要是生命走到了尽头,连排泄都做不到。我的手背沾到排泄物也是母亲活在这世上的证明。要是像这样换个方式思考,心情会轻松许多。要懂得转念,幸与不幸就在你心的一念之间。
图/照顾亲人究竟是为了要和长年养育自己长大的双亲笑着道别。 (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exels)
长照体验的确是极尽辛苦之能事,但我想要是没有那12个年头,也不会有现在的我。岁数迈入五旬后的那十年都是在长照中度过,应该就是为了要让先前的人生上半场归零吧。
我从与母亲共度的人生上半场,进入送走母亲的人生下半场。在被长照追着跑的那12个年头,我感到名为「自我」的土壤早已干涸,其实那12年的体验都化作了养分,让本以为枯竭殆尽的土壤,如今突然冒出新芽。
那是日后会成长茁壮的希望之花嫩芽。我这几个月在精神上好不容易多了一丝闲情,心头也浮现好几件自己未来想做的事。这是我在身处长照漩涡时无法想像的事,不过如今的我,已经开始看见人生未来的希望。
我的例子是拼过头了,但不管怎样拼死拼活照顾父母,还是得黑发人送白发人。父母应该也不愿见到自己的宝贝孩子,还有重要的家人咬紧牙关照顾自己的模样。
只要是人,谁不是哭天喊地的来到这世界。但到了人生的终点,就面带笑容的送父母最后一程吧。
「谢谢你,就此永别了。」
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要硬撑。能在自己周遭的人还有照护机构协助下,用笑容送行的照护,对接受照顾的一方来说,或许才是最感心安的方式吧。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