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建立深刻的正向友谊这件事,和当时正在进行的「断舍离之生活整理术」有很大相关性。几年前,我开始更严肃地看待生命中不断进出的人流。做为一名助人工作者,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很容易碰见能够给予或滋养的人,反过来说,能够对等给予或滋养我的人,相较起来并没有等比例的存在。这件事情一开始并没有特别令我感到困扰,尽可能地去陪伴愿意看见或已经意识到自己问题
开始建立深刻的正向友谊这件事,和当时正在进行的「断舍离之生活整理术」有很大相关性。
几年前,我开始更严肃地看待生命中不断进出的人流。
做为一名助人工作者, 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很容易碰见能够给予或滋养的人,反过来说,能够对等给予或滋养我的人,相较起来并没有等比例的存在。
这件事情一开始并没有特别令我感到困扰, 尽可能地去陪伴愿意看见或已经意识到自己问题、同时也渴望蜕变的人,一直都是我所热爱且关怀的对象。
有的人具有丰富或特殊领域的历练, 当我遇见新的挑战时, 对方会分享适当处遇的方法,或是他踏过此处的经历;有些人天生具有诙谐的幽默,只需要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就能打破我本来的尴尬与焦虑,将一朵粉色小花播入我灰色的低谷;有些人的生命方向和道路虽然和我大相径庭, 但因为彼此都尽可能真诚、不畏惧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不停歇地反省,大量与自己进行深层对话,于是,即使发生在彼此身上的事情相异, 我们依然能够从分享找到对相似主题的诘问及思索,交换心得与领悟。
我发现, 一旦自己没有明确区分助人者与朋友的角色, 自己在关系中就会日渐失衡, 需要协助或产生脆弱时, 甚至会感到有点迷惑,想着:
身为社工、辅导或教练角色的我, 不会因为具有专业知识及素养就能迎刃有余地面对所有事情; 还是必须从生活经验中不停地学习,才能同时扮演好其他角色。
我是一个女人、孩子的母亲、老公的妻子、父亲的女儿、爷爷的孙子、别人的朋友,同时,也是一个自己。于是,除了整理看得见的拥有物,我也开始整理这些看不见的关系,逐步深入地思考:
那些我希望能够在工作、精神、心灵成长上互相承接情绪,并给予彼此滋养反馈的人真的不存在,还是因为我被太多人包围,才会在这片广大人海中找不到这些人?
况且,如果我们都愿意好好对待拥有物,那么对这些宝贵的隐形资产,不是更应该加倍珍惜吗?
可是,加倍珍惜是什么意思?
从对自我的认识和对友谊关系的想像出发, 列出「能够真诚地分享」、「努力实践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可以谈心」三个基本条件后,由此做为起点,我审视身边有哪些人可能符合两个要件。
这些条件看似简单,但如果深入检视,在这个令人茫然的大时代,不人云亦云地建立对生活的想像及观点,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特征发展适性的未来;同时,是能够清楚地分析自身状态,兼具自我揭露的能力,将自己交付给信任的对方;以及真诚分享内心的想法,并在彼此意见相异或产生误会时,要愿意理解对方的经验,并使用合适的言词沟通。三者,皆是非常不容易达成的事。
历经一番挣扎与回顾,我开始发讯息或打电话给在意我或我在意的人,无论交集时间的长短,都表达了我的感谢,并好好告别;同时,选择了20个朋友进入新的生命阶段。
从一开始的简短告别讯息,到后来愈来愈能够完整表达让对方知晓的想法和感受,大部分朋友都在我向他们挥手后离开或不知所云;但也有少数朋友回馈、分享,厘清彼此的需要和期待,重新拾回我们的友谊。
然而,完成第一次关系断舍离后的两年,我忽然意识到,「20」这个数量对我来说竟然是庞大的。仔细一算,如果每个人一年至少见一次面,意味着一个月必须约莫和两个人约会。每次的见面当然不是为了充次数,而是与对方创造精心的时刻,真诚地谈话与交流。但每个人的状态与需求又会随着阶段不同而有所改变,如果,要用充分的精神气力面对生活点滴、与自己独处,以及和所有重要的人共同成长,势必要再进行一次检视。厘清自己的能力和希冀能够深入关系的程度后,我决定从这20个人当中往下缩减,调整为10人。
在其中一封约700字的讯息中, 我向朋友小凯坦白了自己的心境很累。我们的友谊一路走来,他投射到我身上的比较与嫉妒,固着在自己的负面思绪里,就算征询过其他人的意见,依然肯定许多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其他人看不见自己的好,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需要改善的部分;但那些问题就像身体里的芒刺,只要一天不面对,同样的纠结便会持续上演,做为朋友的我,也就会继续被相同的攻击伤害,无论有意或无意。
即使依然认为小凯是一个贴心而温暖的人, 但经营这段关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及误解对我来说,的确已经高得难以承受。所以,选择以最善待彼此的方式,结束关系。结束关系,不是结束对于对方既有的肯定与支持;结束关系,只是因为我们正在移动的方向和目标已经不同;因此,结束关系,正是我对我们关系的尊重与负责。因为对等的在乎彼此,聆听对方需要的同时,也坦白自己的需求。
普罗价值观中, 通常只将有血缘关系人定义为家人, 但这些朋友就是我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无论彼此的生命进程有了怎么样的变化或顿悟,对生命有同样信念与坚持的我们,距离或时间都不会成为真诚相待的阻隔。
他们之所以是我的家人, 不是因为我们毫无选择, 而是我在珍视生命、尊重主体的前提下,选择所爱。
仿佛像是用了三十几年的光阴,经过各种试炼、迷惘和挫折,才终于弄清楚一些事情,更加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找到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家人。不是那些一出生就在身边、血浓于水的人,而是血浓于水的心灵,以及由共识和相爱所主动、愿意许诺的扶持。
人生如梦,我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这份真实的陪伴,实现彼此的梦。期许自己将这份难得珍贵的经验带入辅导工作中,引导青年尽情的练习告别,并开展新的关系,经历我所经历的「爱的丰盛」。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