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大的原因是,丽莎的成长经验中,并没有感受到足够多的关注,成长的许多需求没有被好好满足。例如:当她考好成绩时希望被赞赏,而不是被视为理所当然;或她跌倒时希望被呵护,而不是被忽略与冷落。若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这些心理需求有被好好满足,照顾者对待你的方式,会被你的自我吸收消化,进而内化成你的心理功能,从而使自己有能力具备
这很大的原因是,丽莎的成长经验中,并没有感受到足够多的关注,成长的许多需求没有被好好满足。例如:当她考好成绩时希望被赞赏,而不是被视为理所当然;或她跌倒时希望被呵护,而不是被忽略与冷落。
若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这些心理需求有被好好满足,照顾者对待你的方式,会被你的自我吸收消化,进而内化成你的心理功能,从而使自己有能力具备成熟的独立性。可是,相反地,如果你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感到匮乏或感觉这个世界对你并不友善也不安全,那么,你就会在成年后的关系中,不断寻求以下三种状态,来试图稳定自我感:
不论在生活或情感中,你都会不断寻求肯定,也容易为了肯定,而委屈或掏空自己。这也说明丽莎为什么做得不开心,还是继续讨好。
在幼儿发展阶段,若照顾者能提供稳定安全的养育环境,则孩子多能发展出客体恒存的认知,也就是就算照顾者不在身边,孩子也能有安心感;知道照顾者就算不在身边,也是在某个可预测的地方,不会过度恐慌害怕。容易情感焦虑的人,往往缺乏客体恒存的认知,导致他们在看不到人时会容易不安,而他们与人融合的方式,有时需要全面掌控或完全透明的关系状态,才能让他们稍微安心或感觉被爱,却让伴侣感觉窒息。
在我许多情感咨商的经验里,个案往往都是要不到爱的一方,因此一直跑来问我怎么改变另一半、让另一半成长。因为他们身上的匮乏感太过强烈,一直渴望别人爱他,而将双眼执着地放在另一半身上,等着另一半变好之后能更稳定地爱他。
谈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究竟拥有成熟自我感的人,具备些什么特质呢?我一样条列出以下三种情形,让你体会之间的差异性:
你不会因为别人一句话或一个行为而失去自信。也就是当你做的事情原本期待对方很开心,但对方却没有时,你不会因此伤心或暴跳如雷。
不需要透过他人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你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来取悦自己。
你不会因为他人的离开就感觉生命索然无味,也不会因为没人陪伴就感觉人生黑白,你就是充满光芒与色彩的存在。
相信现在,你已经理解自我感稳定与否的差别。自我感不稳定的状态,会让你将全副心思都关注在对方的行为反应上,因此你要练习将眼光回到自己身上,给出自己赞赏和肯定,向内探索自己,与自己共处,并且练习给予自己安全和支持的力量,如此你就能逐渐成为拥有成熟自己的个体。
当然,对于讨好对方的行为,你一样要去看顾自己背后的焦虑,理解内心深层的恐惧,并练习睁开内心之眼,好好看见对方的爱,也好好看见你的价值,不要总被不安的情绪绑架。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