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完成一个什么心愿,这辈子一定要完成的心愿

陈太太的检查报告出炉之前,医生就已先建议家属,可以一起来听病情说明,并且共同讨论下一步的治疗目标。在报告出来的当天,陈先生一早就站在病房门口等着,想早一步知道太太的病情。但是当医生告知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目前有几种治疗方式可以选择,在向病人说明时也可以顺便询问一下她的想法之后,陈先生却急着阻止:「医师,我求求你,千万不能让我太太知道,以她的个性,听

陈太太的检查报告出炉之前,医生就已先建议家属,可以一起来听病情说明,并且共同讨论下一步的治疗目标。在报告出来的当天,陈先生一早就站在病房门口等着,想早一步知道太太的病情

但是当医生告知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目前有几种治疗方式可以选择,在向病人说明时也可以顺便询问一下她的想法之后,陈先生却急着阻止:「医师,我求求你,千万不能让我太太知道,以她的个性,听到这个结果一定会崩溃,如果丧失求生意志,她一定撑不过治疗……」

相信会翻开跟购买本书的读者,已经可以接受「人终究会死」这件事,或最起码不是绝对的排斥。确实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但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可以透过健康检查,或是因为病征发作住院治疗及检查,进而得知自己还剩下多少时日。

不过话虽如此,事实上想从医师或是家人口中探知自己的真实病情,还是非常不容易。这是因为,医师与家人在面对无法医治的病情时,心里通常是这样想的:

想完成一个什么心愿,这辈子一定要完成的心愿

所以,由病人自己主动发出想要知道实情的讯息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试着用以下几种方式跟医师或家人沟通:

1.主动提示已知病情严重:

例如「我的身体状况怎样我自己心里有数,但希望你们可以亲口告诉我」。

2.主动告知想做的心愿:

例如「我好想跟某某人碰面聊天,想要出院去看场电影或是赏花,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所以,可以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能去完成这些心愿吗?」

3.主动说明后事想要如何处理:

例如「我要是有个万一,希望最后可以安安静静回到自己家里咽气。大家不要为我哭,不然我的灵魂会舍不得离开……」

《医疗法》及《医师法》都有课予医疗机构及医师告知病人或家属有关病情、治疗方针、处置、用药及预后情形等讯息的义务;《安宁条例》也有规范,医生有告知安宁缓和医疗治疗方针与维生医疗抉择的义务。而2019年1月开始实行的《病主法》更加强规范,医疗机构或医师除了应将病况告知病人本人之外,还必须取得病人同意后,才能再告知亲朋好友,更加完整落实病人的自主权。

在法律规范之下,医师必须越过心理难关,直接和病人说明病情,而此时在阅读本书的你,也许可以停下来想想:如果是我自己,当医师来到面前要说明病况,我会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我准备好了吗?

在知道如何让医师跟家人可以跟我们坦白病情后,我们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接受这一切,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根据经验显示,其实绝大部分的人,包括见过无数死别的医护人员或是殡葬礼仪人员在内,在面对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时,还是会产生不安、恐惧、沮丧,甚或愤怒的情绪,但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无需觉得难为情。

想完成一个什么心愿,这辈子一定要完成的心愿

既然会不安、恐惧,那么应该如何面对跟处理呢?以下几项建议可以参考:

1.心灵上:

可以试着寻求宗教的慰藉,透过念佛、静坐、冥想或是祈祷,求得心灵上的平静。若没有特定宗教信仰,也可以从生死相关议题的书籍或电影,寻找可以抚慰、平静自己心灵的方法。此外,也可向各医院社工寻求协助,藉由专业的心理辅导渡过难关。

2.生理上:

许多人会对死亡感到恐惧,通常是因为联想到还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像是无法呼吸。确实,临终病患多半会有失眠、食欲不振、躁动、时空混乱、语无伦次、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水肿、失禁或身体发出异味等不适的症状。幸而透过专业的安宁缓和医疗,可以减轻痛苦与控制不适症状,让病人能够舒适自然的离世。

然而,要如何才能实现舒适自然的离世这个心愿呢?可以做以下的思考与安排。

想完成一个什么心愿,这辈子一定要完成的心愿

就算平时跟亲人或朋友关系密切,也不代表在你病重垂危时,他们会做出你想要的善终选择。所以,请找平时最要好且最有可能跟能力在你病重时为你代言、做决定的人,跟对方商量你的心愿,也可听取他们的想法。

商量时可以告诉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希望做哪些医疗,像是:病情严重到什么程度,才决定「我不愿意在这样的状态下活着,请不要再为我做任何延命的无效治疗」。但也请理解,若亲友感到无力负荷这样的责任,也无须勉强对方。

只要还有做决定的能力,就应该掌握自己的医疗自主权,而这个权利就是透过「预立医疗照护咨商」来完成自己的「预立医疗决定」。医疗机构会将你的预立医疗决定上传、注记在你的全民健保凭证(健保IC卡)里,此外,为了确保你在无法替自己做决定时,仍可获得你想要的医疗方式,也可以在咨商过程指定医疗委任代理人。

预立医疗决定的好处就是,当你一旦失去做决定的能力时,所有的医疗都会依照你的预立医疗决定执行。当然,再次强调,只要你还有做决定的能力,随时可以回到医疗机构更改或撤回你的预立医疗决定。

在没有指定「医疗委任代理人」的情况下,你仍然可以写下自己接受或拒绝延长生命治疗(维生医疗)的意愿,医护人员大都会尊重你的决定。急救时,医护人员仍会先采取维持生命的措施,但当他们发现这种作法与你的心愿相违背时,就会停止治疗。

可以的话,最好找你的家庭医师或是主治医师详谈,以确定你的医疗计画是清楚且完整的。或请医生协助你,设定一份其他医护人员都会尊重和遵循的计画书。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