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台大土木工程硕士学位的我,决心攻读另一个与我的理工背景全然无关的学位:小说创作硕士。我身边有非常多人劝我不要去读小说创作。「读这个学位出来要找什么工作?」「妳要怎么养活自己?」「为什么不去读博士,以后跟妳妈妈一样当大学教授不是很好吗?」身边的人难以理解我这不理性的决定,要放弃在台湾知名企业工作的机会,也放弃续读土木工程博
读完台大土木工程硕士学位的我,决心攻读另一个与我的理工背景全然无关的学位:小说创作硕士。
我身边有非常多人劝我不要去读小说创作。 「读这个学位出来要找什么工作?」「妳要怎么养活自己?」「为什么不去读博士,以后跟妳妈妈一样当大学教授不是很好吗?」
身边的人难以理解我这不理性的决定,要放弃在台湾知名企业工作的机会,也放弃续读土木工程博士班。
而我究竟是怎么样下定决心的?
我的部落格的一位读者问了我一个与这个主题有关的问题:她说她看到我先生(他另经营自己的部落格:半路出家软体工程师在矽谷)文章里提及他大二时曾经因为在化学系成绩很差、读得挫折而想要转系,但被我劝退。
这位来信的读者自己是考虑转系的大三生,她在很多其他的文章中看到别人会鼓励大家勇敢做转变,所以想理解我当初为何要劝退我先生转系。
我就用自身的三个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故事是我自己大二的时候也因为读土木系读得很挫折、找不到热情而想要转系。我跟我妈妈说我想转外文系。我妈妈自己是外文系一直读上去的,在她的领域中很有成就,后来是台大的语言学教授。但我妈妈也是劝退我,并反问我:「那妳读外文系出来要干嘛?」
我当时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很生气、仿佛没有人理解我。但我也没有继续坚持这件事,后来就在原系读到毕业了。
第二个故事是我在24岁的时候想要结婚,并且跟父母还有朋友们说。那时候我和先生都还在读研究所,所以没有人看好这件事。别说我父母不支持了,连朋友们都说再等几年不行吗?我那时候反问我爸妈说:「妈也是24岁就结婚呀!你们也是还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结婚了呀!为何我不行?」我爸妈讲了一堆理由,我听一听后觉得很委屈、得不到支持,但也轻易地被「劝退」了这个想法。
为何这两件事我都那么容易被劝退?追根究底的原因是我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我在提出自己想要转系、想要结婚的同时,我没有认真思考要怎么为这些选择负责。我还在期待别人帮我做决定、为我的未来负责。我寻求他人意见的心态,追根究底来说就是——希望他们支持我的改变,这样如果之后我过得不幸福就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但如果他们反对我转系或现在结婚,那我想我就作罢吧!因为我没有勇气自己进行这些改变。
第三个故事,就是我决定到美国读创意写作硕士这件事。这一次,我做足了功课,知道我自己为何要去读这个前景零的艺术科系,也知道毕业后大家的出路现实惨况是什么。我知道我得找到有提供全额奖学金的学校去念,并且提前跟无数前辈通信、理解申请学校的方式、难度、未来工作选择等。换句话说,做这个决定时,我已经做好准备为自己未来的各种后果——不管是好的或不好的——全权负责,因此世上也没有人能够劝退我了。
我先生大二时,我为何劝退他转系?原因如同他文章里所说的,我要他冷静不要为了逃避而逃避。他那时候说要转去历史系、经济系等,但他是真的对那些科系有兴趣吗?还是只是不想再翻开有机化学课本、不想考期中考?
我为何劝退他转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很轻易地就被劝退这件事。那时候的他,就如同当时的我,并非真正准备好要做改变、为自己的改变负责。如果他真的下定决心要转系,那别说是我劝那么几句话起不了效果,他的心境必然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的一位朋友说
我非常同意。在我这篇文章中的第一和第二个故事中,我就是选择听话,因为那时候的我还不敢长大,我选择当一个孩子,享受被保护、别人替我做决定的福利。事实上,那时候的我看的人生风景还不够、不足以让我有为自己做决定的勇气,所以有别人替我做决定,我是松一口气、如释重负的。人生没有一个决定是绝对的对或错的,唯一的差别是,你有办法承担后果吗?
为什么我妈妈可以24岁结婚而我不能?事后思考,那是因为我父母都是从19岁开始在美国独自生活,在超市、加油站、餐厅打工、打理生活中的一切、全权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因此,同样是24岁的年纪,他们看的人生风景比我多、他们敢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我却不敢。
如何做出人生决定?或许,就从现在开始丰富自己的人生历练,直到你培养出为自己的每个决定都能够负责的担当时,那你必然就能「虽千万人吾往矣」。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