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的影响,假新闻出现的危害

「人们易受假信念影响」这门科学比假新闻科学更为发达,但不幸的是,这项科学研究并没有更有定论。目前「古典推理」(classicalreasoning)和「动机推理」(motivatedreasoning)这两派争论不休。古典推理派主张当我们以分析的角度思考时,比较能

「人们易受假信念影响」这门科学比假新闻科学更为发达,但不幸的是,这项科学研究并没有更有定论。目前「古典推理」(classical reasoning)和「动机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这两派争论不休。

古典推理派主张当我们以分析的角度思考时,比较能区分真假。另一方面,动机推理派却主张,当我们需要针对错误信念做出更正讯息时,较具分析性思考力的人会「不为所动」且更加相信那些假信念,尤其是当他们偏袒心态较强或一开始就相信那些假信念时。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兼朋友大卫.兰德(David Rand)和他的共同研究者葛登.潘尼库克(Gordon Pennycook)研究哪种人较能分辨假新闻。他们用认知反思任务(cognitive reflection task)来衡量人们的认知反思能力,再问受试者是否相信一连串的真新闻与假新闻报导。

认知反思任务测试的是反思能力。如果你提出这样的谜题:

这类问题是在测试反思能力。而且兰德和潘尼库克发现反思能力较强的人较能区分真假,并看出真实事件报导所呈现的明显政党倾向,这支持古典推论派的看法。

假新闻的影响,假新闻出现的危害

但是事情一提再提就会使人相信。如果你不断用假新闻轰炸我们,我们可能就会相信。这叫做「虚幻真相效应」( illusory truth effect),也就是说我们持续接触假消息后会倾向相信假消息。重复能使人相信,因为人们倾向相信他们已经在想的事,这就是「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所以,当我们听到某件事情愈多次,而且这件事变得更与我们的认知一致时,我们就愈可能相信。基于类似的思考,某些认知和政治科学家做出以下这个假设:由于确认偏误,更正讯息反而会带来反效果,也就是如果你尝试说服人们认清某个长期信以为真的信念其实是错的,反而可能促使他们对该信念更加深信不疑。

但支撑这种「逆火效应」( backfire effect)的证据似乎较为薄弱。例如,安德鲁.盖斯和亚历山大.卡波克( Alexander Coppock)在三项调查研究中发现:「即便理论上有利,也找不到逆火证据。」所以反思有助于我们区分真假,不断重复说明会使人相信,而更正消息似乎并没有产生反效果,即便确认偏误通常会使我们相信已经知道的事。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