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打脸的话,形容别人打脸的句子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经常想尽办法要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如果孩子不听话,就等于不乖、不孝顺、不懂事。「为了孩子好」,父母努力帮求学中的孩子安排补习、才艺班;帮成年的孩子投履历、安排相亲……孩子呢?如果他们的提议无法被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经常想尽办法要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如果孩子不听话,就等于不乖、不孝顺、不懂事。 「为了孩子好」,父母努力帮求学中的孩子安排补习、才艺班;帮成年的孩子投履历、安排相亲……

孩子呢?如果他们的提议无法被父母接受,就认为父母亲是不开明的、跟不上时代、不民主的。所以他们透过各种偏差行为:辍学、自伤、偷窃、药物滥用等等,企图让大人能够感受他们内在不被理解的负面情绪。

什么叫打脸的话,形容别人打脸的句子图/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akutaso

在亲密关系里,如果你的另一半没有接受你的想法,你就会觉得哀怨与不解。为什么相处这么久,对方还是无法理解你?是不是对方刻意忽略我们?是不是我们说得还不够仔细、「暗示」得不够清楚?既然如此,是不是就必须说得更用力?多说几次?甚至用责备对方、质疑对方的手段来表达我们的委屈和郁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好像很习惯用「打脸」来教训别人,让他知道自己是错的,你才是对的。或许你为某个议题做了详尽的功课,俐落而响亮地「呛」到对方体无完肤、毫无招架之力……然后呢?

当你打脸完对方之后,事情有因为这样变得更好吗?对方的反应是你期待的吗?你的心里又满足了什么?你们的关系有因为你的打脸而改善吗?

如果「打脸」无法解决人际冲突,那绝对不是意味着你要打得更用力,而是在提醒你:「面对『差异』,『打脸』并不是有效的方法。」

如何回应?心理师这么说——

我常看到现实生活中明明交情还不错的两个人,在脸书上为了各自的价值观、政治理念,争得死去活来,甚至不惜花时间去找出历年来的相关新闻报导、对方的留言纪录,就只是为了「打脸」对方,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即使对方讲不赢你、回不了话,你又得到了什么?这样的结果是你要的吗?如果你认为「为了捍卫自己的价值,可以不惜牺牲这段交情」,那是否代表你们的交情没有比你的价值观来得重要?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花心思为这一段「其实也不是很重要的关系」争吵呢?

如果「打脸」的目的是「说服」,那么说服的目的又是什么?或许是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让别人愿意认同我们的想法,对吗?但是,一个你完全不在意的对象,你会想花力气去说服对方吗?不会的,因为根本没那个必要。

所以你打脸的对象,往往就是你在意的对象。

什么叫打脸的话,形容别人打脸的句子图/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exels

隐藏在「打脸对方」背后真正的意图,是希望对方理解、接纳、认同你。而你打脸对方的力道,同时也反映出你有多么渴望被别人了解与认同。

倘若你的期待是让对方能够理解、认同你,那你觉得应该是要让对方在跟你互动时感觉更好,还是更糟糕?难不成你认为当对方被你修理到体无完肤、无地自容之后,还会满怀感谢、真心诚意地反省自己,并且接受你的价值观?你不觉得这是很荒谬的逻辑吗?

可惜的是,我们的文化好像已经习惯用说服、责骂、控制的方式来压制不同的意见、要对方听话,并且改变对方。这种近乎暴力的手段看似有一些效果,但那种改变并不是发自个人的内心,对彼此的关系,也绝对是伤害大过于助益。

什么叫打脸的话,形容别人打脸的句子图/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exels

就像父母对孩子、主管对员工、伴侣对彼此,任何夹带暴力、威胁的命令与控制,都只会让对方因为心生恐惧而不得不屈服于你。表面上,你成功地让对方表现出你期待的行为,实际上,你已经伤害了你们的关系。

打脸或许能让对方知道你想传达的意思,但对方绝对无法同理你的情绪。当然,也不会想跟你有更亲密、更深入的接触。面对彼此的「差异」,需要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进行沟通。

温和,是对他人的尊重。

我们用尊重的态度和对方沟通、说明,让对方有机会了解我们的想法与需求。无论对方能不能理解、接受,我们都表达出对对方尊重的态度。

温和不是委屈自己。我们的文化虽然也提醒我们待人要温和客气,可是这种温和客气往往是奠基在「压抑、委屈、牺牲」自己的前提之下,委屈久了、压抑久了,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堆满情绪水缸,我们的耐心因而降低,脾气也容易失控。

有时候我们将这些负面情绪投掷到身旁那些既无辜,却又愿意包容我们的亲朋好友身上;有时候,这些负面情绪也可能意外地在重要场合爆发,造成难以收拾的场面。

我认为的温和是尊重他人有不同于我的想法的权利,虽然在情绪上还要用温和的态度与对方互动,好像会让自己有点委屈,但那绝对不是为了压抑自己、讨好对方。

不过在任何一段关系里,只有温和是不够的。那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忽略的、不重要的。如果想要对别人温和,同时也能维持自己的价值感,就必须同时具备另一项态度——「坚定」。

坚定,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我们清楚自己的感受、期待、限制,不委屈自己去接受那些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不来的要求。即使对方不认同我们,也不代表我们的想法或价值观是错的或不好的。

坚定的态度是在尊重自己与不刻意伤害他人的前提之下,捍卫我们自己的立场。至于别人接受与否,那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有时候对方会因为我们的拒绝或坚持而感到生气或难过,即使我们也不乐见这种状况,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 我无法控制别人说什么,但我可以决定用何种态度回应。◆ 我无法决定别人会提出什么要求,但我可以决定要不要接受,或者依自己的能力决定完成多少。◆ 我无法决定别人用什么表情面对我,但我可以练习试着不要把他人的一举一动全都往心里去。◆ 别人或许会威胁我,但我可以练习用不同的方式因应。

温和的态度可以避免引起无谓的纷争,坚定的态度则可以帮助别人了解你的想法、需求,以及底线。

即使是身为心理师的我,偶而也会被「『大家』都觉得我很糟糕、『大家』都不认同我」的想法给困住。但实际想一想,「大家」到底是指谁?难道世界上所有人都看我不顺眼、不喜欢我?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什么叫打脸的话,形容别人打脸的句子图/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exels

即使公司或学校里有人看我不顺眼,但那些人如果不敢站出来与我对话,也不至于影响我的生存,那他们看我顺不顺眼,对我又有什么影响?

「大家」是非常模糊的代名词,实际上或许只是一个人,或许你根本不清楚这当中到底有谁。 「大家」很容易让我们误以为周围全部都是敌人,导致我们放大了内心的不安。

曾经在网路上看过一则笑话:

禅修的大师:「如果有人不理解你、又总是反驳你的想法,无须与他争论。简单回答:『谢谢你,我知道了』就好了。」

路过的民众:「我觉得不是耶,你这种想法有很多瑕疵、很幼稚。」

禅修的大师:「谢谢你,我知道了。」

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的想法、需求、价值观,可以被他人认同,尤其是重要的朋友或者亲密的家人。但是即使对方不认同你,也不代表你就是错的。学习接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差异是人际互动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带着这样的态度,提醒自己,避免去攻击不同于我们的价值,也才能让自己过得更自在。

1.暴力只能达到控制与压制,无法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

2.愈是你重视的人,愈不该用打脸作为沟通的方式。

3.温和而坚定,是尊重彼此最好的沟通态度。

4.面对价值观的差异,学习尊重别人,也学习肯定自己。

5.「大家」经常是因为不切实际的想像而放大的虚构对象。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