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听长者、老师的话?但你更应该「找回自己」的声音

如果你有了答案,那么我再问你:你看选秀歌唱节目吗?你怎么决定一个歌手一首歌唱得好或是不好?你使用的是同样的标准,还是你发现自己有着双重标准?有些人会说,他无法从两个标准之间选择,因为好不好听是一种「没法说出的感觉」。「感觉」表面上是很个人化的,每个人都有,但如果你是一个选秀节目台下的评审老师,你能够用「没法说出的感觉」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吗?一定不行吧!这时就会发现,我们

如果你有了答案,那么我再问你:你看选秀歌唱节目吗?你怎么决定一个歌手一首歌唱得好或是不好?

你使用的是同样的标准,还是你发现自己有着双重标准

有些人会说,他无法从两个标准之间选择,因为好不好听是一种「没法说出的感觉」。 「感觉」表面上是很个人化的,每个人都有,但如果你是一个选秀节目台下的评审老师,你能够用「没法说出的感觉」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吗?一定不行吧!

这时就会发现,我们当然会对一个人唱歌唱得好不好,进行「质性的评量」,而质性的评量当然是有标准的:比如声音的大小、条理、口齿清晰、台风是否大方。

同样的标准,不只可以用来评判上台唱歌,也可以用来评判到台上做口头报告的学生,而这些「声音的大小、条理、口齿清晰、台风是否大方」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一种「模仿」,而不是「原创」。

当我们在学习任何一门技术时,引领我们的师傅、教练或是老师(mentor),往往会叮嘱我们「先求像,才求特色」,或是「先求有、再求好」,因为特色是加分,模仿才是基础。

因此要找到自己的声音,就要从认真模仿开始。

大家都说听长者、老师的话?但你更应该「找回自己」的声音

很多人一听到「模仿」两个字,就充满了不屑。但是在这个无奇不有的世界,你真的能够原创任何一个从来没有人有过的念头,做出一件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吗?

就算真的有,任何的原创都是好的、有价值的吗?只是为了原创,发明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做过的杀人手法,真的有价值吗?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独创性,这就是我最自豪的地方。」说这话的人,是一个叫赤木明登的日本当代漆艺家,被德国国立美术馆列为「日本现代漆器十二人」之一。他对于自己的惊人之语,提出这样的解释:

比如很多人喜欢上蒋勋的课,他的声音说出的,是他自己的内容,还是别人的内容?

蒋勋说的素材是早已经存在的美术史、佛经,但是他选择「别人的内容」,用「诠释」来「再创造」,正是选取美学中最美的那一根线条。所以,我们会说蒋勋主要是「模仿」别人的声音,还是「原创」自己的声音?

另外有趣的是,如果你听过年轻时的蒋勋,跟现在的蒋勋,不考虑年龄因素的话,他的声音难道没有改变吗?蒋勋有没有经过模仿,才变成今天的声音?

即使说的内容不变,初衷不变,但是蒋勋的声音,随着时间变得更「历练」,这个历练来自于自己的生命经验。

一个没有生活历练的人,是没有自己的声音的。因此我会说,一个有历练的声音,不是模仿,而是原创。

关于自己的声音,奥修在《叛逆者》(The Rebel)里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直接往内看:这是谁的声音?有时是你爸爸的声音,有时是妈妈、爷爷或老师的声音,这些声音都不一样。不过就有一种声音你不是那么容易找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一直以来总是被盖在底下。人们总告诉你说:听年长者的话,听牧师、老师的话。从来没有人告诉你:听自己的话。

「你自己的声音是如此沉默微弱,而这群人的声音却蒙盖在你之上,几乎不可能找到你自己的声音。首先,你必须先摆脱所有的杂音,回到宁静,和平、沉静与清澈的品质。唯有如此它才会出现,而且你会很惊讶你竟然也有自己的声音。它像是潜流般,一直藏在那里。」

找到自己的声音以后,「变成自己」的生命拼图,基本上就完成了。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hikong123678  备注: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eiquming.com/1020.html